在混凝土工程建筑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高质量、高强度、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施工方常常会使用一些
葡萄糖酸钠等外加剂来做强化,但是想必很多人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外加剂的掺量、凝固时间、抗压强度等,同时还包括水泥的质量与外加剂的作用的关系。水泥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建筑的质量,同时也就决定了葡萄糖酸钠的使用量及作用发挥。今天中信化工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质量稳定性的水泥是生产优质混凝土的重要条件,决定水泥质量的是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含碱量、矿物质组分的含量和掺和料的品种和质量等级等等。为了使混凝土的拌合物达到良好地坍落度和坍落度时的损失减少,常添加葡萄糖酸钠进行掺对提高水泥的强度和保坍效果。
水泥如何影响葡萄糖酸钠的质量:当水泥中的铝酸三钙等矿物质成分高于8%的时候,外加剂的效果就比较弱,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就差,这就是因为铝酸三钙水化速度最快,对外加剂的吸附速度也最快,外加剂的分散效果就小,缓凝效果差,这就需要更多的葡萄糖酸钠的使用量来增加缓凝效果。然而当铝酸三钙的含量低于4%时候,对葡萄糖酸钠的吸附量就会少,当其达到饱和状态时,多余的葡萄糖酸钠的缓凝成分就会包裹住铝酸三钙,增强缓凝效果。
水泥的新鲜程度也影响着葡萄糖酸钠的使用和作用,水泥越新鲜,温度越高,外加剂的流化效果就越差,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就越大,而时间长的水泥的干燥度就比较低,正电性较小,对葡萄糖酸钠的适应性就比较好,流动效果和缓凝效果可以达到最好的状态。
混凝土掺和过程中,粉煤灰、矿粉、沙石等原材料的变化,多会影响水泥和葡萄糖酸钠的作用,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同时混凝土的生产时的投料顺序、搅拌时间的长短和施工现场的加水情况都会对葡萄糖酸钠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